
复合岩棉板采用(yòng)的材料均為(wèi)A级不燃材料。水泥纤维板判定指标(A级)炉内平均温度≤50℃;持续燃烧时间≤20s;质量损失≤50%。本产品指标分(fēn)别是炉内平均温度=19℃;持续燃烧时间=0s;质量损失=13%。岩棉的燃烧性能(néng)检测结果A级不燃材料。
使用(yòng)范围
因其强度大 防水性能(néng)好 适合 外墙保温 地面 屋顶的保温
良好的保温性能(néng):
复合岩棉板中的岩棉是采用(yòng)优质岩棉复合而成的。标准要求导热系数W/(m/K)≤0.044;憎水率≥98.0%;吸水率≤5%;热荷重收缩度≥600℃,本产品导热系数W/(m?K)=0.043;憎水率=98.30%;吸水率=3.6%;热荷重收缩度=660℃。
优越的耐侯性能(néng)和抗冲击性能(néng)
复合岩棉板中的饰面板是采用(yòng)高强耐侯的水泥纤维作為(wèi)防护层。标准密度g/cm31.4<d≥1.7,检测密度g cm3="1.6;标准吸水率≤28%,检测吸水率21%;标准抗冻性无破裂无分(fēn)层,检测抗冻性无破裂无分(fēn)层;标准耐湿率≤0.23%,检测耐湿率=0.13%;标准抗折强度气干≥18MPa饱水≥14MPa,检测抗折强度气干=19MPa饱水=15MPa;标准抗冲击强度≥2.0KJ/m2,检测抗冲击强度=4.0KJ/m2
装方便快捷、工期短降低工程造价:
复合岩棉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,由于采用(yòng)特殊安装链接件连接,不受施工温度的影响,所以既缩短工期也降低了造价。
外装饰面可(kě)有(yǒu)多(duō)种选择:
复合岩棉板外饰面层可(kě)有(yǒu)多(duō)种选择,如:氟碳漆、真石漆、各种涂料、金属板、仿石材、瓷砖等。
岩棉板主要以经摆锤法生产的憎水型岩棉板為(wèi)保温隔热层材料,岩棉复合板是以天然岩石如玄武岩、辉長(cháng)岩、白云石、铁矿石、铝钒士等為(wèi)主要原料,加适量的粘结剂、憎水剂经高温熔化、纤维化而制成的无机质纤维,其执行标准是GB/T25975-2010《建筑外墙外保温用(yòng)岩棉制品》;矿渣岩棉棉是以工业矿渣如高炉的矿渣、磷矿渣、粉煤灰等為(wèi)主要原料,经过重熔纤维化而制成的无机质纤维。
岩棉板是专门為(wèi)建筑物(wù)的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而设计生产,适用(yòng)于基强為(wèi)混凝土或砖墙等密实结构的新(xīn)建或既有(yǒu)建筑物(wù)的外墙保温或节能(néng)改造;其中外墙保温岩棉带还可(kě)以作為(wèi)防火隔离带,与燃烧性能(néng)达不到A级的保温材料配套使用(yòng),以提高建筑物(wù)外墙的消防防火功能(néng)。
岩棉板技术参数:
检验项目 | 标准要求 | 测定值 | |
外观 | 表面平整,无伤痕、污迹、破损 | 表面平整,未见伤痕、污迹、破损 | |
尺 寸 | 長(cháng) 度 mm | 1200+15 -3 | 1203 |
宽 度 mm | 600 | 600 | |
厚 度 mm | 50+5 -3 | 51 | |
密 度 kg/m3 | ------ | 180 | |
渣球含量 % (粒径大于0.25 mm) |
≤10 | 3.8 | |
燃烧性能(néng) | A级 | A级 | |
纤维平均直径 μm | ≤7.0 | 4.3 | |
导热系数W/(m ·K) (平均温度25℃) | ≤0.040 | 0.039 | |
憎水率 % | ≥98.0 | 99.9 | |
抗拉强度 Kpa | ≥7.5 | 15.2 | |
压缩强度 Kpa (10%变形) |
≥40 | 77.6 | |
酸度系数 | ≥1.6 | 2.0 |
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(néng)指标
项目 | 单位 | 性能(néng)指标 | 试验方法 | ||
耐候性 | 耐候性试验后外观 | — | 不得出现饰面层起泡或剥落、保护层空鼓或脱落等破坏,不得产生渗水裂缝 | JGJ144附录A.3 | |
抹面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| MPa | 不得小(xiǎo)于0.01MPa,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| JGJ144附录A.3 | ||
吸水量(浸水1小(xiǎo)时) | g/m2 | ≤1000 | JGJ144附录A.6 | ||
水蒸气透过湿流密度 | g/(m2·h) | ≥1.67 | JGJ144附录A.11 | ||
耐冻融性能(néng) | 冻融后外观 | — | 30次冻融循环后保护层无空鼓、脱落,无渗水裂缝 | JGJ144附录A.4 | |
保护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| MPa | 不得小(xiǎo)于0.01MPa,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| JGJ144附录A.4 | ||
不透水性 | — | 2h不透水(试样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) | JGJ144附录A.10 | ||